从转进16街向西,十二公里处,就进入了UBC大学的校园,刚刚转过拐角,一眼就看见“埋伏”在那里的专属“啦啦队”---Lucy,Nicole和Sandy!
为了鼓励我完成在生日前跑完马拉松的心愿,太太Lucy和一大早就赶来的好友Nicole、Sandy,还有等在终点的Vivian C.、Stanley、Jasmine、小宝、Vivian Z.、Claudia,以及没能赶来的梅星、秦燕组成了强大的助威团,他们从我开始跑步、挑战半马的时候就一路关心我、支持我和鼓励我,唯一不同的是,在这次出征全马、挑战极限前,大家对我的期许都是“多加小心,量力而行,跑到哪里我们都支持你!”,这虽然与鼓舞士气“背道而驰”,但我心里明白这才是“亲”朋友的关怀,你们的每一声耳边的加油、每一次关心的拥抱、每一个赞誉的眼神和每一下心有灵犀的击掌都胜过一百个赞!
有一位母亲为了能让自己坚持跑步,用永久性记号笔在每一双跑步鞋上写下自己三位爱女的名字,时时刻刻提醒她要保持身体健康强壮,可以看着孩子们长大,陪伴在她们左右。每个人坚持跑步的理由都各不相同,但一定离不开家人和朋友。五年前女儿送的一个Nike+ Senser 记录下我一次次迈步和一个个脚印,伴随我一路跑来,用日积月累的里程,一次次打消了我偶尔想放弃的念头;身边朋友、网上好友的关心和点赞欣慰了我流过的一身身汗水!没有你们,我不会跑到今天,没有你们,我也不会有机会用自己的坚持再激励到你们......
是的,激励往往是相互的。好高兴看到身边的朋友从反对跑步到接受跑步,从不理解跑步到了解了跑步;更高兴的是有人因此还穿上了跑鞋,迈开了脚步,开始了积极的生活!太太在工作之余会去跑步,女儿在学习之余会去跑步,要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从自己做起,会不会少一些整天宅在家里,屁股不离沙发,眼睛不离手机的孩子呢?“正能量”不应该只是点赞和传递,应该要从我做起!
“Dennis Go!”一个拉美裔中年妇女拼命地摇动手中的铃铛朝我大喊着,由于每个人的名字都写在胸前的号码牌上,所以好多热心的观众都高喊着选手的名字为他们加油。每年除了沿途二十多个载歌载舞的乐队,还有由社区、群团、居民、路人自发形成的热心啦啦队也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,他们为朋友加油,为老公太太加油,为爸爸妈妈加油,甚至为爷爷奶奶加油,还有干脆就给陌生人加油,一路上总会听见有人喊“You are great!"、"Your are my here!",选手们带着欢呼声一路向前冲!
送别“啦啦队”,上坡的疲劳顿时消失了一大半,调整到“巡航”配速(6min/km),恢复到52呼吸(一种《Running On Air》中的韵律呼吸法),脚下的节奏又变得轻快起来,连续超过了不少选手,4:15的兔子也被我抛在坡下。前面就是十三公里处第一个补胶站,几十个身穿蓝色T恤的志愿者分成三组,分别发放 PowerBar Gel、水和Ultima Replenisher Electrolytes Drink,他们当中有男有女、有高有矮、有老有少,不论他们着什么样的肤色和什么颜色的眼睛,但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恳切都是一样的,这不由得不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志愿者经历……(待续)
全文及更多分享:http://netuca.wixsite.com/myrun